top of page

臺灣科技大學「互動介面設計」課程專案,我們注意到在城市中騎乘單車經常險象環生,因此我們設計了一款考慮城市道路規劃及實時交通流量的手機應用 Explore Ride Now!,並在使用者測試中獲得了 8.3 分的滿意度。
我們的小組由 4 人組成,我主要負責產品的旅程記錄功能設計、Function Map、 產品測試,以及結論報告。

 

​需求研究

Interview & Affinity Diagram

在初步決定產品主軸為改善自行車安全問題後,我們透過訪談及 Affinity Diagram(親和圖)的方式分析發生行車意外的經驗,以清楚定義產品的使用情境。

Frame 20-1.png

Persona

Frame 12.png

Painpoint: 市面上的導航 App 未考慮單車的行車安全

結合 Affinity Diagram 的觀察及 Persona 的特性,我們找出主要的設計切入點:

設計過程

Solution: 導航地圖顯示道路安全資訊

定義需求後,我們透過 Innovation Matrix(創新矩陣)發想可能的解決方案,最後投票選出符合需求且可實行的 3 個方案:

  1. 將道路規劃程度、騎車的安全指數顯示於 GPS 地圖上

  2. 實時顯示人流量、車流量於地圖上(如:顏色標示)

  3. 追蹤平時去過的路線、推薦沒去過的熱門景點

User Story

為將解決方案轉換為實際功能,我們使用Storyboard kit 構思 User Story:

  1. 使用者透過探索功能找到想去的景點

  2. 透過導航功能騎車到達目的地

  3. 使用旅程記錄功能查看旅程資訊,並記錄旅程心得

Function Map

Function Map 部分由我負責製作,除了前述提到的探索、導航功能、旅程記錄功能,我們還加入了個人主頁,除了作為應用程式首頁,也方便使用者可以系統性地回顧過去的單車旅程。

Wireframe & Logic Flow

Frame 16.png

設計成果

Design System

在產品視覺部分,考量產品主軸為單車探索,我們以黃綠色 (#D0EF0F) 為主,橘紅等色為輔,以傳達戶外、活潑的產品意象。

產品設計

Frame 29.png

Usability Test

產品 prototype 完成後,我們開始進行 Usability Test,其中郭先生的測試及訪談由我負責。

我們先請受測者完成前述 Logic Flow 包含的三個任務,在任務結束後即針對產品有效性、使用效率、滿意程度進行訪談。

測試結果 & 改善方向

Frame 152.png

Explore Ride Now! 讓單車旅程更加安全,且使用者反應良好

回歸當初提出的需求,我們設計了擁有「安全係數」、「壅塞警告」的導航系統以達成單車行車安全需求,也加入探索功能、 旅程記錄功能以對應使用者的城市探索需求。且在使用者測試中,核心的導航功能、旅程紀錄功能皆獲得測試者 9.5 分的滿意度,顯示這些功能確實服務到單車騎士的痛點。

結語

在 「Explore Ride Now!」 中,我與團隊成員完整走過產品自研究到測試的開發流程,我們發現了導航 App 的市場機會,並設計出滿足使用者痛點的產品。

對我來說,此專案最大的挑戰是在 4 人團隊中尋找共識並找尋分工的平衡,例如在意見不合時協調各標準的優先順序,或是根據成員的專長分配工作以取得最大效益。然而這些挑戰同時也是我最大的收穫,我在溝通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引導團隊、確立共同目標,而我也開始享受意見碰撞的過程,因爲我認為這意味著產品有機會更加進步且完善。

bottom of page